夏季来临,高温多雨的天气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交织,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,各类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。这份安全指南,为你梳理夏季校园生活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安全领域,帮助你提升安全意识,掌握实用防护技能。
1、夏季安全形势:这些风险要警惕
(一)自然与环境风险
夏季高温多雨、雷电频发,据统计,每年因雷击引发的火灾占全年火灾总数的15%左右。同时,水域活动增多让溺水风险显著上升,近三年高校溺水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,夏季溺水事故占比超80%,其中70%以上发生在野外水域。
(二)校园生活隐患
宿舍用电高峰期,违规使用电热锅、卷发棒等电器的现象频繁,因违规用电引发的火灾占宿舍火灾总数的60%以上。此外,户外活动增多,登山、露营时易遭遇野生动物攻击或迷路,夏季高校学生户外遇险事件较其他季节增长30%。
(三)典型案例警示
2023年,某高校学生在野外水库游泳溺亡,水库未设安全标识且学生未佩戴救生设备。2022年,某高校宿舍因违规用电引发火灾,财产损失达数十万元。近三年夏季校园事故中,溺水占比30%、火灾占比20%、诈骗占比15%,每一起案例都敲响了安全警钟。


2、重点领域防护:记住这些实用技巧
(一)防溺水:牢记“六不”原则
“六不”准则:不私自下水、不擅自结伴、不无证照带领、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、不到陌生水域、不盲目施救。安全行动:选择正规游泳馆,结伴而行;野外水域水下环境复杂,钓鱼、玩耍时也需远离无防护水边。
(二)防火灾与用电安全
禁用违规电器:热得快、电煮锅等大功率电器易引发火灾,定期检查宿舍插座线路,每月一次安全排查。
火灾逃生技巧:熟悉疏散通道,用湿毛巾捂口鼻低姿逃生,切勿乘坐电梯。

(一)防溺水:牢记“六不”原则
“六不”准则:不私自下水、不擅自结伴、不无证照带领、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、不到陌生水域、不盲目施救。安全行动:选择正规游泳馆,结伴而行;野外水域水下环境复杂,钓鱼、玩耍时也需远离无防护水边。
(二)防火灾与用电安全
禁用违规电器:热得快、电煮锅等大功率电器易引发火灾,定期检查宿舍插座线路,每月一次安全排查。
火灾逃生技巧:熟悉疏散通道,用湿毛巾捂口鼻低姿逃生,切勿乘坐电梯。

3、应急处置:关键时候能自救
(一)紧急情况应对流程
火灾/地震:立即报警,按疏散标志撤离,远离危险区域。
溺水/触电:用竹竿、绳索科学施救(溺水),切断电源后救援(触电),同时拨打120。
(二)必备急救技能
心肺复苏(CPR):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下1/3处,每分钟按压100-120次,深度至少5厘米,人工呼吸时确保胸廓起伏。

海姆立克急救法:成人需从身后环抱腰部冲击肚脐上方,儿童则减轻力度,避免内脏损伤。
4、安全行动倡议
每日可通过三步自查安全隐患:出门前检查门窗、水电,确保宿舍无漏水、漏电的风险;随身携带贵重物品,重要证件锁入柜中;出行时严格遵守交规,避免“低头族”行为。可利用通勤、睡前等碎片化时间,通过官方科普视频、安全知识手册学习防火防烟面罩使用、溺水自救等应急技能;关注反诈案例,了解新型诈骗手段,增强识别能力。定期复盘生活场景中的潜在风险,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,切实提升自我防护水平。
安全无小事,防范靠大家。让我们从细节做起,筑牢安全防线,在这个夏天享受平安有序的校园生活。如需更多安全知识,可咨询辅导员或者保卫处。愿每位同学都能平安成长,让青春在安全的护航下绽放光彩!